來源: 物聯中國
物聯網被認為是繼互聯網之后的下一個風口,根據世界權威機構IDC預測2020年全球物聯設備數將達281億,全球市場總量將達7.1億美元;Garter發布的物聯網行業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物聯設備數量將達260億,全球經濟價值1.9萬億美元;MachinaResearch預測全球M2M連接數,2022年將達250億,釋放1.2萬億美元全球產業機會。
業內專家認為,物聯網架構建立需要建立新的商業模式,明確產業鏈的利益關系,而在新的產業鏈推動矩陣中,核心是確認電信運營商的領頭地位。物聯網的研究與開發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果能面對挑戰,如果能面對挑戰,從深層次了解與解決物聯網發展中的關鍵問題和技術難點,并且難呢過夠將物聯網研究和開發的成果應用于產業發展,則可以在物聯網研究中獲得發展產業的機遇。
同時,市場是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平臺,對于物聯網產業而言,互聯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是其發展的基石,沒有互聯網就很難實現物物的互聯與控制。產業鏈的完善和產業集群的建設也是重要的一個方面,畢竟產業集群具有促使資源共享、縮短流程、實現規模經濟等優勢;此外,商業模式的創新及推廣應用也是目前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現在的大多數產品都具有很大的可替代性,競爭也口趨激烈,如何推廣產品是企業的核心戰略,所以市場的發展水平對物聯網產業發展具有顯著的重要影響。
盡管發展物聯網存在兩種不同的商業模式,但中國物聯網的發展必須像發展RFID那樣由政府牽頭?,F階段一般企業只能提供技術產品和項目實施服務,物聯網的很多領域沒有哪家企業能夠推動得了的。曾幾何時,沒有政府為鐵路特批RFID的超高頻頻段和鐵道壟斷企業的堅決推行,RFID就不能在鐵路上應用;沒有北京市政府的協調和推動,就不會有哪家公司會把使用交通卡的汽車乘車費用降低到半價并大幅降低了地鐵票價,進而使得公交出行人數大增,大大改善了公交運營;藥品監控、食品安全、危化物管理都同樣離不開政府的推動和財政支持。這些體現了中國特色,沒有哪個國家的政府能夠為“便民、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做到如此程度。
物聯卡之家(www.wulianka.cn)資訊指出,發展物聯網產業的關鍵是如何形成一個政府與市場相互配合、相互協同、成熟的商業化盈利模式,政府要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更加重視產業自身的能力建設,使物聯網產業早日學會自己走路。因此,發展物聯網要將以下兩方面視為重點:一方面要重視研發,另一方面要重視示范應用,這兩方面是相互協同的關系。同時,發展物聯網要重視三個結合:一是國際合作與扶持國內企業成長相結合;二是規劃引導與多方結合相結合;三是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發展相結合。
此外,物聯網商業模式的創新,與物聯網的產業發展階段密切相關,在不同的階段,應創造不同的商業模式,惟其如此,方能適應整個產業的發展而以物聯網需求的驅動模式為依據,我們可以把物聯網的發展分為“看得見的手”(政府)驅動階段和“看不見的手”(市場)驅動兩個階段。要從六個方面給予物聯網發展有力支撐:包括體制、人才、標準、法律法規、政策以及資金。王忠宏表示,前不久,在十二五規劃建議中,把包括物聯網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為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提出來,要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這是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迎來的很好的歷史機遇和動力。